蒋田仔
时间:2010-11-15
作者:
浏览次数:1765
基因组时代的脑网络研究:精神疾病的光明未来
蒋田仔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神经精神疾病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神经精神疾病是弥漫性脑损害疾病,通常涉及多个脑区功能、结构异常,因此,只有将“特定脑区受损”和“连接脑区的神经通路受损”这两种研究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神经精神疾病中脑功能受损的神经机制,从而更好的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方案。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脑网络研究,不仅增进了对正常人脑功能的理解,而且神经精神疾病的脑网络表征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记用于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疗效评价。本报告首先介绍脑网络研究的背景,特别是人类脑连接组计划与精神疾病的关系,然后从基于感兴趣区的脑网络、局部脑网络、全脑网络及复杂脑网络属性分析等方面,系统地讨论基于功能磁共振影像构建的脑功能网络、基于结构磁共振和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构建的脑结构网络的研究进展,重点评述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脑网络研究进展。此外,我们将讨论神经精神疾病的脑网络表征作为疾病遗传学研究的内表型所带来的新思路和可能的突破。最后,我们将讨论神经精神疾病脑网络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