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教务部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开展教师教学培训系列活动,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月9日下午,课程思政建设理工类专场培训在东教楼516智慧教室召开。培训会由教务部党支部副书记、教学运行处副处长刘方涛主持。
南京大学罗新炼教授做了题为《心向璀璨——从教书到育人的探索》的报告。他认为,课程思政的根本是要看到课程“背后”的人,要培养有价值辨识、有知识素养、有丰盈情感的人。他结合自己在天文学系列课程中的具体教学经历,分享了自己从当老师到“当好”老师、再到当“好”老师的三个阶段,通过教书、教学到教育的实践,努力实现职业、事业、志业三重境界的心得体会。他表示,“好”老师应当在课程教学中展现“大视野”、建立“大课堂”、涵养“大人格”,最终实现“大价值”。所谓大视野,是指必须超越具体知识,从更大的知识结构来思考教学。所谓大课堂,包括课内外联系的课堂、基于慕课的混合式课堂、学生与老师心灵相连的课堂。所谓大人格,就是要培养明是非、知美丑,能够传递科学精神,对家国、对人性、对生命充满着爱的完整的人。实现大价值,则是让学生能够从灵魂上、心灵上、思想上逐渐成长,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最终达到天地境界、拥有宇宙情怀。会后,老师们与罗新炼教授围绕如何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
罗新炼教授是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学副院长,2017年入选南京大学首批“郑钢教师教学发展引领者培育计划”,曾获2019年度“南京大学卓越教师发展奖教金”,2016年度“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承担的《趣谈天体物理》2019年获评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承担的《初等数理天文》2020年被认定为南京大学第一批课程思政案例,是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宇宙简史》团队成员之一。
2019年开始我校举行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竞赛,迄今已举办了三届,超过百名教师参加了竞赛。2020年起我校开展了www.优德88.cpm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立项建设工作。今后,教务部党支部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加强教师教学技能锻炼,从而助力教师开展一流课程建设。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务部党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