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S 在免疫学专业杂志连续发表数篇高质量研究论文

作者:2010/10/12 12:00



近期,www.优德88.cpm 生物医学研究院熊思东教授课题组和高晓明教授课题组的三篇研究论文分别全文发表于J Immunol 和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Gao, B., Y. Wang, W. Xu, Z. Duan, and S. Xiong. 2010. A 5' extended IFN-stimulating response element is crucial for IFN-gamma-induced tripartite motif 22 expression via interaction with IFN regulatory factor-1. J Immunol 185:2314-2323.



IFN-γ在抗病毒免疫中至关重要,前期的研究发现IFN-γ诱导的TRIM家族成员TRIM22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基因的表达和复制,发挥重要的抗病毒效应(Hepatology,2009,50:424-433)。但是,IFN-γ诱导TRIM22产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熊思东教授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发现IFN-γ调节因子1(IRF-1)能够结合到一种新的顺式作用元件5′eISRE,从而对TRIM22的转录进行调节。该研究对于理解IFN-γ介导的抗病毒免疫及开发相关的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Wang, P., X. Yang, W. Xu, K. Li, Y. Chu, and S. Xiong. 2010. Integrating individual functional moieties of CXCL10 and CXCL11 into a novel chimeric chemokine leads to synergistic antitumor effects: a strategy for chemokine-based multi-target-directed cancer therapy.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59:1715-1726.



细胞因子可以发挥不同方面的抗肿瘤效应,那么,联合使用多种细胞因子是否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CXCL11和CXCL10分别具有对CXCR3+细胞的趋化作用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熊思东教授课题组构建了包含CXCL10和CXCL11功能结构域的嵌合细胞因子ITIP,研究发现ITIP而非简单的混合这两种细胞因子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实验证实,ITIP在小鼠模型中能有效抑制肿瘤发生,延长动物存活期。该研究为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抗肿瘤药物多重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Hong, C., X. Qiu, Y. Li, Q. Huang, Z. Zhong, Y. Zhang, X. Liu, L. Sun, P. Lv, and X. M. Gao. 2010. Functional analysis of recombinant calreticulin fragment 39-272: implications for immuno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alreticulin in health and disease. J Immunol 185:4561-4569.



钙网蛋白是生物体内的保守蛋白质,通常被认为在细胞内部发挥其生理功能:分子伴侣和调节细胞内Ca2+稳态。近年的研究逐渐发现钙网蛋白在细胞外环境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其参与肿瘤免疫及凋亡细胞清除。高晓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在自身免疫病病人血清中能够检测到可溶性的钙网蛋白及其抗体,钙网蛋白在细胞外环境中的出现提示其可能具有重要的免疫学功能。该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重组钙网蛋白能够活化小鼠B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以T细胞依赖和非依赖的方式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并且具有很强的免疫佐剂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证实TLR4/CD14是其活化细胞的通路分子。该研究发现钙网蛋白与自身免疫病相关,并探讨了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