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学院介绍
  • 人才培养
  • 学术研究
  • 实验中心
  • 对外交流
  • 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继续教育
  • 联合实验室
  • 下载专区
简体中文 ENGLISH
学生工作
  • 规章制度
  • 学生组织
    • 组织介绍
    • 学生社团
  • 学生事务
    • 团员管理
    • 奖勤助贷
    • 创业就业
    • 心理健康
  • 特色活动
    • 科技创新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研究生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学生工作特色活动社会实践

一路“黔”行,深入社区,助力垃圾分类

为响应国家垃圾分类的号召,更好推动可持续绿色健康“垃圾分类,普及推广“垃圾分类”相关知识,2020年7月14日—24日,www.优德88.cpm 金螳螂建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资源寻家计划”垃圾分类科普宣讲团,来到了46个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的贵州省贵阳市,化身宣讲志愿者,针对疫情下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实地调研,通过科普宣传、走访调研、街头采访等一系列活动,深入了解当地有关垃圾分类的措施及现状,助力垃圾分类科普献计献策。

垃圾分类,一路“黔”行,做好实践准备

正值疫情的特殊时期,团队成员做好了完备的个人防护。团队成员在开始社会实践前全员完成了连续十四天的健康打卡,并在前往贵阳的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同时也提前采购好药品、口罩、创可贴、消毒液等医疗物资,保证团队成员的健康安全

团队成员分头行动,一组负责收集采购瓦楞纸、卡纸、裁纸刀、等物资用于手工制作,另一组负责设计和印刷了宣传所用海报和宣传册。成员们用收集的材料制作手工,以废旧瓦楞纸为主,发挥专业特长,利用在设计、手工方面的专业优势,将垃圾变废为宝,制作成相框、抽纸盒、游戏卡片等,为后期宣讲活动做好了充足准备。

走访街道,访问居民,探访废品回收

“资源寻家计划”垃圾分类科普宣讲

团分别前往南明区、观山湖区进行走访调查,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社区公共卫生、日常垃圾是否进行分类以及后续处理方式等现状,了解居民实际垃圾分类处理的情况。根据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当地垃圾丢弃管理较差,很多社区和街道并未设置分类垃圾桶;部分设有分类垃圾桶的区域,垃圾桶上没有显著区分标志,居民在丢弃生活垃圾时依然秉持“就近原则”,未进行规范分类。

在线下调研途中,团队成员分别与毓秀社区居委会、白鹭湖社区居委会、长岭街道办事处等处负责人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处置情况及措施。沟通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贵阳市正在申请文明城市,为积极响应国家垃圾分类政策,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理念,垃圾分类科普宣传工作正有序开展,但成效不佳,理论并未完全付诸实践,不同城区和社区的管理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团队成员以此为切入点,在走访过程中联系到了一些还为普及推广且适合宣讲的社区,为后续宣讲科普活动提供了场地保障。

此外,团队还走访了贵阳市观山湖区的垃圾回收站,通过对回收站的工作人员的询问了解了目前垃圾回收的状况。贵阳市目前的垃圾回收主要是以纸制品、金属、玻璃为主要部分,得到回收的垃圾占可回收的垃圾总量的比重相对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回收站负责人口述了解到,回收行业的淡旺季比较分明,很多可回收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回收,这对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在环境治理上也增加了许多负担。这就需要在未来通过技术的革新和分拣系统的完善等,提高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走进社区,沿街采访,科普垃圾分类

“资源寻家计划”团队来到了贵阳市“小城故事”社区设立宣传点,向来往的居民科普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通过分发图文并茂的宣传册,让居民们有兴趣去了解关于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通过互动小游戏,团队成员与居民一起用提前制作好的小道具,在游戏中学习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垃圾分类投放规范。宣讲活动还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和老年人的关注,让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对垃圾分类留下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

实践团队成员结合线下的调研宣传,在社区周边街道兵分两路,分发调查问卷。由于天气炎热、居民分散且通行较少,队员灵活调整,采用街头采访的形式辅助调查,调查结果达成预期目标。通过调查及采访得出结论,多数民众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认识与知识储备,能明确垃圾的类型与如何区分;多数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有意义,值得推广与实施。在采访中,民众纷纷表达对垃圾分类实施的美好愿景。

当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是“资源寻家计划”垃圾分类科普宣讲团队服务活动的目标与意义所在,“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践团队成员今后将与社区居民继续共同努力,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让环保意识助力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生活新常态、新风尚。

联系地址 : 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www.优德88.cpm 独墅湖校区二期C02-2509 / 电话 : 0512-65880196 / 传真 :0512-65880196
Copyright © 2011-2012 www.优德88.cpm 金螳螂建筑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