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优德88.cpm
 / 校友会

微博
我要捐赠

1984级蚕桑专业同学毕业20周年返校聚会
2007-11-20

在秋末凉风习习、沥沥小雨的陪伴下,我们迈着匆匆的脚步,从祖国各地、从不同的岗位赶到苏州,参加“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返校活动(这是我们大学时代流行歌曲中的一句歌词,也是我们1984级蚕桑专业同学毕业分别时的约定)。2007年11月17日-18日,我们88位同学从四面八方践约而来,再次回到了母校!

17日上午不到8点,同学们冒雨陆续从各地赶来,路途较远的山西、徐州籍同学更是耐不住性子,多数已于16日赶到。二十年时光凋零,二十年人生奋进!我们承载二十年的离别,背负二十年的思念。当见到久未谋面的老师和同学时,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兴奋,同学们相互拥抱、互问近况,欢声笑语……

为了使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交流,17日下午,先分班进行了座谈。同学见面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感慨!是的,我们变了,我们变老了,二十年不见快要认不出了。随着一声声诙谐、亲切的绰号叫起,我们能暂时脱离纷繁嘈杂的社会,回到纯洁青春的学生时代,我们感叹岁月蹉跎! 大家回想起在原老校区教室里、图书馆、球场边、运河旁,在劳动的桑园里留下的灿烂笑容,那时的情、那时的景历历在目,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纯真友情,也忘不了同学间无忧无虑的嘻戏搞笑,忘不了晚会上动情的歌声,也忘不了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同学们争相发言,汇报自己的生活、工作等情况。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班级座谈,又会聚到苏大红楼会议中心,见到思念已久的老师和全体同学时,大家都激动万分。座谈会由原84级蚕桑专业政治辅导员,现苏大城市科学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周国华主持,他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贺本次联谊会圆满成功,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回母校走走看看,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苏大校友总会副秘书长陈向民向各位校友介绍了母校校友工作的发展情况,并表示校友会将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为各位校友牵线搭桥,校友会还向每位同学赠送了校友会刊物。原苏州蚕专蚕桑系的花义春书记,沈增学、朱方达主任等对同学们在工作学习中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欣慰,并勉励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及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原蚕桑系主任、现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沈卫德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勉励同学们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其他老师也相继在会上讲话,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现就职于高淳国税局的唐景林、阜宁县委的蒋红平、省经贸委的耿华等三位同学作了发言,感谢母校的培育、老师们的辛勤耕耘和培养,表示将牢记母校和老师的谆谆告诫,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同学们感慨万分,母校对同学们来说充满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同学们曾经在那里生活和学习过。现在的苏大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苏大人勇敢前行、自强不息。

晚上我们荣幸地和老师欢聚一堂,为老师的健康干杯!衷心祝愿老师快乐长寿!随后,同学们游览了极富现代气息的金鸡湖及鸟巢,感叹二十年苏州的发展,并祝愿这座美丽的城市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魅力!晚上,有的班级还举办了歌舞晚会。

18日上午分班进行了活动,分别去苏大的独墅湖新校区、天下第一水乡周庄、美丽的太湖西山,尽情饱览第二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下午,老师和同学依依惜别,互道珍重,留下的只是一句,我们还会回来的……

这次20年返校聚会,我们体会到了老师的教导,体会到了同学的友谊。分别后的二十年,大家各奔东西,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相信我们每个人所走的路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大家是一样的,只有到了相聚时候,我们才发现过去的一切原来是那么美好,那么值得怀念。岁月把每个人脸上写满了成熟的沧桑,但我们每位同学往日的风采依然显现在每个人身上。岁月的无情可以带走我们年轻的容颜,但永远带不走我们彼此的感情,我们的情谊永远年轻。希望我们过去年轻,现在年轻,将来依然年轻!

20+20=40。我们大家20岁左右相识,分别20年后的今天又重逢在一起。这样的加法做不了几次,让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更加珍惜今天,更加注重未来,这次聚会定会使这份沉甸甸友情延向你我的有生之年,甚至将它通过我们后代延向更远的未来!

祝老师们健康长寿,合家幸福!祝同学们身体健康,事业辉煌!祝母校明天更美好!